一、栽培季節(jié)
毛木耳是一種中高溫型食用菌,菌絲體生長適宜溫度范圍為25℃-30℃,子實體生長適宜溫度范圍為22℃~28℃,在此溫度下子實體大量發(fā)生,產(chǎn)量高、質(zhì)量好。根據(jù)其生物學特性,利用自然溫度栽培毛木耳,冀中南地區(qū)可在12月下旬至4月下旬制作原種和栽培種,5月上旬至9月下旬出菇。
二、培養(yǎng)料配方與配制
1.原料選擇與配方
毛木耳是一種木腐菌類,分解木質(zhì)素、纖維素的能力強。其栽培以闊葉樹鋸木屑、棉籽殼、玉米芯、玉米秸等為主料,以麩皮、玉米粉、石灰等為輔料。所選原料應為干燥、無蟲、無霉變,并存放在陰涼、通風、干燥的倉庫內(nèi)備用。常用栽培配方為:①闊葉木屑80%,麩皮15%,玉米粉3%,石膏1.2%,磷酸二氫鉀0.5%,尿素0.3%;②闊葉木屑60%,棉籽殼15%,玉米芯15%,麩皮7%,另加石灰1%,石膏1%,過磷酸鈣1%;③玉米芯47%,闊葉木屑40%,麩皮10%,過磷酸鈣1%,石灰1%,石膏1%;④雜木屑80%,玉米芯8.5%,麩皮10%,碳酸鈣1.5%;
2.培養(yǎng)料配制
首先用粉碎機將闊葉枝條、樹干等粉碎至2-5mm粒徑,經(jīng)暴曬后備用。按照上述配方比例先稱取主料,平鋪在地面上,再將輔料混合均勻后,均勻地撒在主料上加足水,然后用翻料機拌勻(按料水比1:1.31:1.6加入清潔的井水或自來水),拌勻的培養(yǎng)料要求干濕均勻,含水量在60%65%之間,一般掌握在手捏料有水滴滲出但不滴下為宜。拌勻后建堆發(fā)酵即可裝袋。
三、裝袋滅菌
1.裝袋
培養(yǎng)料配置好后,即可裝袋。選擇17cm×33cm×0.005cm或23cm×45cm×0.005cm的高密度低壓聚乙烯塑料袋或高壓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裝料高度12cm~15cm或18cm~21cm。裝料松緊適度,均勻一致,料面壓緊壓平,袋口用塑料繩捆扎好或用呼吸塞封口。
2.滅菌
(1)裝鍋
裝好的菌袋必須及時裝鍋滅菌。裝鍋時,菌袋一般直立擺放,注意在袋間、袋與鍋間留縫隙,有利于蒸汽流動穿透每個菌袋,達到徹底滅菌的效果。一般要求當天裝袋,當天滅菌。
(2)滅菌
一般可采取常壓或高壓滅菌。常壓滅菌時,一般滅菌開始用猛火,盡快在5h使爐內(nèi)溫度達到100℃,然后穩(wěn)火控制在100℃~105℃,保持20h以上。高壓滅菌需首先排盡鍋內(nèi)冷空氣,關閉排氣閥,當鍋內(nèi)壓力升至0.05MPa時,關閉電源,自然降壓至零,打開電源,重新升溫升壓至121℃、0.15MPa后,滅菌2.5h。
四、接種
1.接種室(箱)的消毒
毛木耳菌袋接種要求在無菌條件下接種箱或接種室內(nèi)進行。接種室或接種箱要求清潔、干燥、密閉性好,并進行消毒處理。滅菌后的料袋,料溫冷卻到30℃以下后將菌袋放入接種箱或接種室內(nèi)。用氣霧消毒劑密閉熏蒸2~3h,有條件的可使用臭氧發(fā)生儀密閉消毒0.5h,氣味散盡后可入室接種。
2.品種選擇
選用抗性強、生長健壯、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商品性好的品種。
3.菌種質(zhì)量
無雜菌、菌絲潔白、均勻整齊、生活力強、菌齡適合,袋壁不出現(xiàn)原基、培養(yǎng)基質(zhì)不萎縮。
4.接種操作
接種時,接種人員應更換工作服,帶好口罩和帽子,穿好專用拖鞋進入接種室;接種前用75%酒精棉球擦拭雙手和接種工具,菌種袋外壁也用75%酒精擦拭消毒。接種時先用接種工具去掉菌種袋口表層1cm左右老化菌種,按無菌操作要求將栽培種移接入袋內(nèi),以薄薄一層菌種均勻覆蓋袋口表面為宜,適當壓實,然后迅速封好袋口。一般一袋栽培種(0.5kg)可接種栽培40袋(一頭)或者20袋(兩頭)。
五、菌絲培養(yǎng)
1.培養(yǎng)室的消毒
培養(yǎng)室要求清潔衛(wèi)生、干燥、通風、遮光。使用前,用氣霧消毒劑進行熏蒸或使用臭氧發(fā)生儀進行密閉熏蒸。
2.菌絲培養(yǎng)
在培養(yǎng)室內(nèi),采取墻式碼放,堆高6~8層,行距15cm~20cm,堆碼好后上面撒一層石灰粉。培養(yǎng)期間溫度控制是培育強壯菌絲的關鍵,應保持室內(nèi)空間溫度在20℃左右,袋堆行道溫度在20℃~23℃,菌袋堆內(nèi)表面溫度在22℃~25℃,使袋內(nèi)溫度始終低于28℃。培養(yǎng)室應避光,不宜強光照射,室內(nèi)空氣相對濕度60%~70%。高溫和強光照都可能促進菌絲膠質(zhì)化,增加疣疤病發(fā)生的機率。并且根據(jù)氣溫情況,進行通風換氣,氣溫高,采取早晚通風,氣溫低,采取午間通風,每次不低于半個小時,保持室內(nèi)空氣新鮮。對菌袋定期進行翻堆,檢查發(fā)菌情況、雜菌污染情況,盡量保證發(fā)菌一致和及時處理污染菌袋。在適宜的培養(yǎng)溫度下一般經(jīng)過40~45d菌絲即可長滿菌袋,這時便可移入出耳場地進行出耳管理。
六、出耳管理
1.耳房條件
出耳棚室條件要求引水灌溉方便,水源水質(zhì)符合飲用水質(zhì)量要求,同時,排水良好;向陽、避風,同時通風條件良好;運輸方便,便于管理。老舊出耳場地要徹底進行徹底滅菌滅蟲后再使用。
2.出耳方式:采用人字擺放出耳。
3.劃口方式
多采用劃口有“V”形、“×”形、“△”形、“一”字形、“+”形幾種,最理想的是“V”形。
4.催芽
把開孔后的菌袋置于潮濕地面或床面上,向空中或地面噴水,保持空氣相對濕度85%~90%。不能直接向菌袋開口處噴水,同時給予一定的散射光。天氣干燥時,蓋上塑料薄膜保濕,每天掀開通風1~2次,每次10~20min。4~5天后即在耳孔處長出白色的肉瘤狀耳基,并逐漸長大成黃色大小、粉紅色的耳芽。
5.子實體生長條件
(1)溫度
耳棚溫度保持在18℃~34℃,不低于15℃,不高于35℃。
(2)濕度
子實體生長階段空氣相對濕度宜85%~95%,低于70%,子實體難以分化;高于95%,易遭受雜菌侵染,引起流耳。
(3)光照
在耳片原基分化、形成階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一般適宜的光照強度為40Lx~100Lx。光照強弱對耳片的色質(zhì)有直接影響,在弱光條件下,耳片色淡,茸毛短、細;光照強,耳片顏色深,茸毛長、粗。
(4)空氣
毛木耳是一種好氣性真菌,耳房通風不良,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子實體長速減慢,易形成珊瑚形態(tài)。
(5)酸堿度
子實體生長期間適宜pH為5.2~8.0,最適pH為6.5~7 .0。
(6)采收
耳片長到直徑為10~14cm,呈紫褐色,邊緣稍卷翹,為采耳適期,須及時采收。
及時采收,一方面減輕菇蚊幼蟲在耳片間轉(zhuǎn)移為害,另一方面減少大耳片對幼耳,特別是對耳芽生長的影響。采耳過晚,大耳片捂死部分耳芽,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采下的鮮耳應盡快晾曬。曬耳時,耳片背面向上,單片擺放,隨手除去耳片基部附帶的少量培養(yǎng)料;大朵的耳片,將其掰開晾曬。
(7)轉(zhuǎn)潮管理
在第一潮耳采后,盡可能保持干燥菌絲體積累營養(yǎng)7~10天,期間還須防病、殺蟲,并將耳基清理干凈以減少第二潮耳生長時病蟲害。由于第一潮耳后失水嚴重,第二潮耳管理期間要加大噴水量,并加強通風,加強散射光強度達到半陰半陽。再下一潮出耳,視菌袋失水情況補水,然后同上述方法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