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食用菌預示著種植接近成功,但這看似容易的操作,里邊卻隱伏著一定的技術含量,稍有不慎,也可能給種植者帶來或大或小的損失。所以,采摘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采摘前的準備
任何一種食用菌的采摘,都必須做好采摘前的準備,準備不充分就會帶來損失。
1. 停止加濕
食用菌采摘前,最忌諱加濕。食用菌子實體中,80%以上是水分,特別是接近成熟期,其對水份的吸收速度之快,如果晚上加濕,早晨菇農見到菇的子實體肯定是圓圓鼓鼓,含水欲滴。
水分含量達到以上狀態(tài)的食用菌,如進行采摘,就是大家所熟識的“水菇”。“水菇”現(xiàn)象出現(xiàn),會致使食用菌組織極脆,在采摘和運輸過程中,稍有擠壓,子實體就會斷裂,造成大量損失。并且使食用菌保存期大大縮短,容易出現(xiàn)腐爛現(xiàn)象,給采摘、運輸、銷售帶來無法解決的難題。
正確方法是:在準備采摘的前1~2天,停止采收場所加濕,使食用菌含水量降低,這樣就解決了“水菇”出現(xiàn)的所有問題,同時還增加了食用菌韌性、降低損耗,延長了保存期。
2. 做好人員安排、培訓
目前為止,任何食用菌種植中的采摘還都是人工采摘,包括工廠化種植在內。
食用菌種植中,日常管理人員較少,而食用菌采摘時間集中,用人工數(shù)量較大,臨時招收采菇人員是必然。所以對于菇場來講,特別是種植規(guī)模較大的菇場,負責人最好提前做好預判,提前做好人員招收,免得出現(xiàn)采摘時,因人手不夠而延誤采摘。
采收人員招收完畢,一定要做好培訓,特別是沒從事過食用菌采摘的新手,必須從采摘方法、手法、工具使用及工具消毒等方面入手,進行全面培訓。層架式種植,存在要登高采摘的,還要做好安全培訓,予以提醒。避免因采摘給下茬菇生長帶來負面影響或出現(xiàn)生產(chǎn)安全問題。
二、采摘方法
食用菌的采收,不同生長狀態(tài)的食用菌有不同的采摘方法,采摘的總體要求是不能帶落培養(yǎng)料,不能傷害生長中的菌絲體和幼小子實體,提倡使用刀具采摘。
1. 簇生型食用菌
簇生型食用菌的特點是,多個子實體一個主根,主根上分出別生長多個子實體。這樣生長的子實體,如全部成熟,應一手扶住子實體,一手握刀,從培養(yǎng)料表面,切斷主根,子實體采摘下來后,再進行個體分解,平菇采摘就是這樣。如上部成熟,下部尚未成熟,需扶住成熟的子實體,一手握刀,從成熟的子實體根部切斷,不能傷害到未成熟的子實體。
2. 單生型食用菌
單生型食用菌有生理性單生,例如雙孢菇,還有梳理性單生,例如白靈菇、杏鮑菇。
單生型食用菌生長相對獨立,采摘時,一手扶子實體,一手握刀延培養(yǎng)料料面切斷根部即可,下刀時,千萬小心,別誤入培養(yǎng)料,傷害到菌絲體或幼菇。對小型單生菇,可不用刀具,一手按住子實體根部培養(yǎng)料,一手輕輕扭轉子實體,使其根部斷裂取下即可。也可一手操作,但非熟練者慎用。
3. 叢生型食用菌
叢生型食用菌的采摘最為簡單,因其采摘時不予考慮幼菇,只考慮盡量不帶落或少帶落培養(yǎng)料,少傷害子實體即可,如金針菇、茶樹菇等。
注意:采收中一定要注意所使用的刀具消毒,一般一袋次就需進行一次消毒。(來源:初始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