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應該以"預防為主"食用菌栽培應該以"預防為主"作為指導方針,以過硬的技術支持、嚴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規(guī)范而不失靈活的管理方式為基礎。許多行業(yè)專家多年的實踐經驗證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長允許的條件,做好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達到理想的生產效果,收獲符合安全標準的質量好、產量高的食用菌產品。
發(fā)布時間:2018-11-2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wǎng)
黑木耳“西陽病”,其癥狀是黑木耳在生產中菌袋掛袋或擺放菌地后,菌袋慢慢出現(xiàn)青綠色感染。大部分菌袋都是在菌袋西面或西南面,幾乎都在菌袋一個方向發(fā)生感染,所以稱之為“西陽病”。
西陽病初期為白色菌絲,和木耳菌絲體交織在一起很難分辨,慢慢出現(xiàn)青綠色甚至帶有白邊的孢子,我們稱它為青霉。出耳時恰逢遇到高溫(30℃以上)或強降雨時極易發(fā)生這種病害。也就是天氣非常炎熱時,突遇強降雨,高溫時遇到雨水,受溫差刺激而產生的。
上午陽光照在東面,下午陽光照在西面,菌袋西半邊比東半邊袋溫要高、要熱,所以溫差刺激后就容易產生西陽病。還有的菌農下午澆水時,5-6點鐘在氣溫還特別熱時,袋溫沒降下來就噴水了,也易產生西陽病。冷和熱使袋內木屑料收縮,致使菌袋和培養(yǎng)料之間出現(xiàn)空隙,遇到強降雨或澆大水時,袋內就會產生積水。
西陽病發(fā)生在高溫季節(jié),菌袋在中午12-14點時,溫度最高,陽光直射,由于溫度過高、袋內濕度大而導致菌袋向陽面菌絲死亡,1-2天左右,由于袋內濕,外溫高,綠霉、細菌等雜菌感染,導致爛菌。
這種情況下出耳,極易出現(xiàn)流耳爛耳。這些雜菌孢子在高溫環(huán)境下,1-2天就萌發(fā)成菌絲,初期菌絲白色,和木耳菌絲交織一起難以分辨,但其繁殖特別迅速,很快長出許多孢子,形成一片青綠色,青霉菌絲覆蓋以后,隔絕空氣,同時青霉分泌毒素殺死黑木耳菌絲,造成菌袋由外至內發(fā)生青綠色病變,直至袋內菌絲全部死亡。已成為黑木耳病蟲害一大頑癥,造成經濟損失特別嚴重。
防治措施
1、西陽病重在預防。在制菌拌料時,于培養(yǎng)料中添加滅菌劑??梢砸种齐s菌發(fā)生,菌絲健壯生長。制菌時含水量控制得當,菌袋含水量55%-60%左右為宜,根據(jù)培養(yǎng)料粗細來進行微調,培養(yǎng)料粗時,含水量可適當調高,培養(yǎng)料細時,含水量適當調低。
2、木耳菌袋掛袋或地擺之前進行消殺處理??捎?/span>生石灰或菇老爺“菌地三絕”噴灑地面(殺蟲卵、除雜菌、抑青苔),而后鋪上地膜。在地膜上面地擺菌袋,地擺栽培要行列整齊、規(guī)則,便于通風,每平方米20袋為宜。大棚掛袋春耳每平方米不超70袋,秋耳少掛一些,每串間距大于20公分,保持通風順暢。
木耳菌袋下地時盡量做到適時進地,可以將菌袋擺開5公分間距,在上面覆蓋一層草苫子進行催芽,在高溫來臨之前盡量采摘一批木耳,這樣黑木耳質量好,不得病,產量高。
3、菌袋出耳期出現(xiàn)西陽病后,用刀片將病面的菌袋劃口剝掉,以利菌袋通風、降溫、降濕。需要注意將菌袋一劃到底,嚴防袋內積水,讓袋內水分流出。盡快修復菌絲,增強菌絲活力,抑制雜菌蔓延,讓菌絲健康生長,正常出耳。
4、天氣異常炎熱時,可在中午12點左右,每隔一小時左右往菌袋上噴幾分鐘水,不澆大水,不能讓木耳膨大。每次噴幾分鐘,目的就是讓菌袋降溫,避免高溫將菌絲燒死。少澆水,勤澆水,使菌袋一直處于稍低溫狀態(tài),保持噴水量與蒸發(fā)量平衡。防治高溫,高濕,加強通風換氣。對于風險感染的部位涂抹濃石灰水。
高溫天氣里的傍晚時候,一定等到菌袋溫度降下后,再進行澆水,建議晚8點以后澆水或早晨3-4點鐘澆水。
*版權所有
① 本網(wǎng)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wǎng)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wǎng)"。
②本網(wǎng)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