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嚴格檢測培養(yǎng)料PH值。
適宜的酸堿度適合黑木耳菌絲正常生長。在黑木耳裝袋后、滅菌前的PH值調至8即可。滅菌后的PH值會下降至6.5-7.5之間均為正常。如滅菌以后的PH值下降到5以下,會嚴重影響黑木耳菌絲成活率。此外,假石灰現象多有發(fā)生,建議從業(yè)者一定要檢測好培養(yǎng)基的PH值(酸堿度)。
二、滅菌設施修繕。
高壓滅菌設備主要檢測管道、閥門、儀表、電路等各部位部件運行是否正常,是否有破損,如果是則需要及時處理。
常壓滅菌鍋主要檢測各處是否有封閉不嚴,漏汽、漏水情況,尤其是老菌鍋更要仔細排查。
三、養(yǎng)菌室做好防蟲、殺菌工作。
無論是新菌室還是老菌室,都要嚴格消毒,殺蟲處理,不要心存僥幸。
四、注意檢測菌種質量。
主要有兩個方面:
1、檢測成活率、萌發(fā)狀態(tài) 。
2、檢測是否攜帶雜菌、害蟲。
五、接種環(huán)境徹底清掃,消毒。
接種設施及時除塵,FFU層流罩濾芯有破損及時更換。如果是無菌車間需要做無菌檢測。保證在接種區(qū)域內達到百級凈化。
六、接種時嚴格預防超溫。
一定要在菌袋內部溫度降至30度以下時再進行接種操作,尤其是液體菌種生產廠就更要注意高溫接種的問題。給菌袋降溫時切勿用風機對著菌袋吹,沒有經過凈化的冷風無形中會給雜菌感染帶來隱患。
七、嚴格消毒。
接種前對菌種袋外部進行嚴格、徹底的消毒處理,在菌種存放、運輸的過程中菌種袋(瓶)外壁難免會附著雜菌。
八、菌室培養(yǎng)時碼放密度不宜過大。
建議每立方米空間總合不宜超過200袋。直徑10厘米,長22厘米的菌袋在碼放時要注意保留通風道。
九、養(yǎng)菌期間勤消毒,勤殺蟲、勤通風。
正常情況下,從進養(yǎng)菌室開始,每七天進行消毒、殺蟲處理。連續(xù)處理3-4次,用藥量減半,因為菌棒占據了一半的空間。通風治百病。通風之后雜菌、害蟲也隨風潛入,建議每次通風以后小劑量藥物消毒、殺蟲。
十、開口前保障有充足的后熟期。
如果后熟期不足就開口不易現原基。正常情況下,不同熟期的木耳品種后熟期長短也不盡相同,以10-20天為宜。從原則上來講,菌絲發(fā)滿袋以后在20-23度的環(huán)境下再繼續(xù)培養(yǎng)10-20天,目的是讓菌絲繼續(xù)充分分解培養(yǎng)基中的木質素、纖維素等營養(yǎng)物質轉化成更多的菌絲,積累更多的營養(yǎng),為后續(xù)多出耳、出好耳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