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05-06-1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海王生物:沒有銷量的品牌工程
2001年海王牛初乳、海王金樽、海王銀杏葉、海王銀得菲等產品的廣告在央視上狂轟濫炸的情景,直到今天還令人難以忘懷。伴隨著廣告的巨額投入,在保健品市場上名不見經傳的海王生物迅速成為媒體、投資者關注焦點。
但海王的廣告并未獲得消費者的信賴,海王代價高昂的品牌廣告對于中國的消費者來說,并未引起他們的購買沖動。2001年海王生物的年報顯示,其投入的高達2億元廣告費用,產生的銷量相當一般。其結果是,2001年海王實際利潤額只有預期利潤額的50%不到。2001年效益一般,2002年效益卻更加糟糕。相比2001年海王中報4200萬利潤,2002年中報利潤一下子跌到了1200萬,降幅之大令人吃驚;更讓人警惕的是,去年第一季度,海王出現(xiàn)首次虧損,直到第三季度結束,海王的稅后利潤也只有2000多萬。海王的凈資產收益率也大幅下降,每股凈資產從2001的每股7.5元,到去年第三季度結束,海王的每股凈資產已下降到4.9元左右。
海王掌門人在解釋2001年海王的品牌廣告攻勢時認為:海王生物要營造有持久競爭力的企業(yè),所以應該擁有強勢品牌。保健品業(yè)內做品牌的企業(yè)并不缺乏,太太藥業(yè)、交大昂立、養(yǎng)生堂等均有強勢品牌,并有良好表現(xiàn)。但它們的品牌運作方法,顯然和海王大相徑庭。
以海王牛初乳為例,2001年推廣中忽視功能訴求,促銷力不強,又缺乏核心概念區(qū)分,造成不少牛初乳品牌跟進,有限市場還要被對手瓜分,該產品營銷很不成功。海王旗下的另外幾個產品,海王金樽、海王銀杏葉等均存在類似問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其巨額廣告沒能給企業(yè)帶來實在的銷售額,反而成了替競爭對手萬完成前期教育市場的先驅者。
相對于海王的高調空中轟炸,其地面配合、終端工作非常薄弱。在廣告促銷力薄弱的情況下,終端又不能進行配合,海王產品怎么可能暢銷?
海王也意識到了,其產品營銷中所存在的問題。進入2002年后,海王的營銷策略發(fā)生了很大轉變。以往一擲千金的電視廣告轟炸,強度已大大減弱。對2001年同時推廣的四大重點產品也做出了適當調整。以海王牛初乳為例,其推廣策略已經從高空轟炸轉入,高空轟炸和報刊教育相結合,但畢竟是冷飯熱炒,并沒有多大起色。海王生物也一直在招聘銷售人員,顯示出海王生物已經從單純廣告轟炸,轉向促銷和渠道同時推進。
海王生物曾在2002年初估計,2001年的巨額廣告費將在2002年體現(xiàn)出威力,并有助于提高藥品銷量,2002年海王生物的年報尚未發(fā)布,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點評:從公開的資料看,海王的第一桶金就依靠保健品獲得,但海王的營銷活動,處處顯示出其對保健品市場的生疏。據說海王的巨額廣告費是為了在藥品市場獲取收獲。但成功的本土醫(yī)藥企業(yè),依靠的并不是企業(yè)品牌。海王的營銷實在令人難以理解。海王現(xiàn)在需要的是一個真正的銷售明星,而不是虛幻的品牌工程。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