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氧發(fā)菌技術,就是利用納米供氧膜技術,使食用菌菌絲體在有充分氧氣的前提下快速生長。全氧發(fā)菌技術的核心是利用納米供氧膜技術,供給其生命成長代謝過程中全部氧氣,也就是說這種供氧方式完全滿足了其生命活動的需要,而且在供氧過程中,由于采用納米膜技術,氧氣可以進入,雜菌則不能侵入。所以,菌種的菌絲體比傳統(tǒng)任一方式培養(yǎng)更滿足其代謝需求,因此,這一新的培菌方式比傳統(tǒng)培菌方式提速50%以上,且菌絲粗壯潔白并富有活力。
一、全氧培菌技術(納米培菌包)在菌種擴繁中的應用前景
食用菌菌種擴繁是一件系統(tǒng)而復雜且又繁瑣的微生物生產過程,傳統(tǒng)除試管母種進行擴繁外,進行二三級原種擴繁時,需要用玻璃瓶或塑料瓶進行套環(huán)、有的用圓筒塑料袋進行插塑膠棒后再加擰透氣蓋封口,接種時再取出塑膠棒接種等方式進行菌種擴繁,不但費工費時而且成本巨高不下,尤其是玻璃瓶在生產運輸中易破損,更麻煩的是在生產應用中不易取菌種,敲破玻璃瓶后易扎手對工人造成傷害,操作困難,并容易造成雜菌感染。
現代全氧發(fā)菌技術即納米培菌包技術則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培菌制作擴繁工藝流程。這種技術起源于歐洲荷蘭、我們在法國蒙皮利埃生物實驗室就開始定向研究相關工藝,在堤黑導師的指導下,最早從事雙孢菇菌種擴繁,至后應用各種菌種擴繁工藝,事實證明,效果效著。
一是利用數控裝包壓塊機裝包壓塊速快。傳統(tǒng)裝瓶及插塑膠棒再加擰透氣蓋封口方式,速度慢,浪費人工,增加勞動強度。以插塑膠棒為例,工人長時間人工插塑膠棒有許多人就把掌心磨的都是血泡,大家想想看,平常是不是出現滿手血泡?
二是接種速度快,利用納米培菌包技術接種非??欤ㄟ^高溫滅菌后,在無菌環(huán)境下,直接打開菌包接入試管種或原種,并立即熱塑封口,減少勞動強度。
三是培菌速度快。全氧發(fā)菌技術的核心,是利用納米供氧膜技術作為載體,大家可以看看,這種納米培菌包上面有兩個出氣孔,就像人的鼻孔一樣。大家知道,任何菌種均是有生命活力的,通過這兩個鼻孔,可以供給其生命成長代謝過程中全部氧氣,也就是說這種供氧方式則完全滿足了其生命活動的需要,而且在供氧過程中,由于采用納米膜技術,氧氣可以進入,雜菌則不能侵入,同時,菌種在代謝過程中排出的二氧化碳則可以通過這兩個鼻孔排出。所以,菌種的菌絲體比傳統(tǒng)任一方式培養(yǎng)更能達到其代謝需求,因此,這一新的培菌方式比傳統(tǒng)培菌方式提速50%以上,且菌絲粗壯潔白并富有活力。
二、從菌塊立體培菌出菇方式上改傳統(tǒng)生產菌棒為新設備生產菌塊的新工藝
傳統(tǒng)人工裝袋或機械裝袋都是制成圓棒方式培菌出菇,這種圓棒培菌速度慢,根據香菇的生物學特征,香菇菌絲體是在變溫條件下刺激生長和出菇,且在菌絲生長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呼吸熱能,傳統(tǒng)圓棒直徑粗細一致,尤其是手工裝包時松緊度不均恒,不利于本身的散熱和變溫,因而影響了菌絲正常的生理代謝及子實體分化。有經驗的菇農都知道,傳統(tǒng)圓棒出菇面大多是上半部分出菇,而下半部分現蕾出菇量明顯減少或不現蕾出菇。因此采用長方形菌塊培菌出菇較為科學。
1、全氧菌菌包是長方形菌塊較符合香菇生物學生長的特征條件。一般長方體菌塊為20cm×15cm×10cm左右,散熱快、菌絲生長快、有利于自然轉色和子實體分化,同時在配合全氧環(huán)境下,菌包內形成了一定的小環(huán)境,溫度、濕度和適量的二氧碳濃度合理地讓菌塊快速轉色和子實體分化,省去了傳統(tǒng)人工調控脫袋轉色的過程,同時,這種長方形菌塊可以頂部及四面都爆發(fā)式現蕾出菇,可顯著提高生物轉化率,在日本和韓國幾年前就開始這種新的菌塊生產方式。
2、國外進口設備生產昂貴。 由于日韓等國的技術封鎖及設備價格的昂貴,整套設備生產線動輒上千萬元,僅僅一臺裝包壓塊成形主機就需幾百萬元,不但需要花費高昂的外匯而且其售后服務及設備配件也無法及時跟上,對工廠化生產加大了企業(yè)投入成本和不同程度的影響了正常生產,這套設備價格對我國廣大菇農來說更是無力問鼎,根本不能在我國進行普及和推廣。
3、自主研發(fā)的裝包壓塊成形一體機科學廉價,便于該新工藝在國內的推廣和普及。中盛永基生產香菇小工廠通過多年的技術攻關,自我研發(fā)了全自動機械裝包壓塊成形一體化設備,為這項新工藝在我國的推廣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自主研發(fā)的香菇全自動裝包壓塊成形一體機價格低廉,每臺成本才三至五萬元,售價比起進口設備微不足道,無論從工效與質量均優(yōu)于進口設備,這樣更適合我們經濟合理地使用。
4、菌塊立體層架出菇便于生產管理和節(jié)省場地。由于菌塊整齊規(guī)則,易于轉運及出菇管理,可設置30公分層高的立體出菇架7-8層,100平方米可利用面積達500平方米,與傳統(tǒng)地面放植一層菌棒出菇相比,出菇利用面積提高了5倍,節(jié)省了出菇場地的投入。
三、全氧培菌技術(納米培菌包)在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中的應用
1、在香菇工廠化生產中的應用
傳統(tǒng)的香菇生產工藝上,即通過人工配料、配水、拌料、人工裝袋或機械裝袋、高溫滅菌、空調強冷、人工或機械打孔接種、人工二次套袋、人工多次循環(huán)翻堆倒袋、人工或機械輔助刺孔增氧、人工排放生理黃水,大功率空調制造培菌和出菇環(huán)境溫度,每潮菇的循環(huán)人工針刺補水或浸泡法補水,無論是利用現代機器設備或純人工家庭種植,都離不開這種這種傳統(tǒng)生產工藝,費用工費力費時,勞動強度大,發(fā)菌出菇慢、尤其是我國人工成本費用的不斷上漲,使香菇生產成本大大提高。尤其是香菇本身生理周期長,如果按照我國現階段的香菇行情和用工成本及電費價格,菇農或工廠化生產商的利潤不斷縮水打折。
傳統(tǒng)種植香菇一般是用15cmx55cm或18cmX55cm的園形塑料袋進行裝袋制棒,蒸料接種后再套第二層塑料袋,香菇菌種菌絲體在這種菌袋完全密封與空氣隔絕的條件下、僅靠裝袋時殘存的微弱氧氣來萌發(fā)并生長,在這種嚴重缺氧的條件下,極大程度上抑制了菌絲體的生長速度,目前這是制約香菇生長周期長的主要誘因。
要解決上述問題,新工藝采用全氧納米培菌包(一種能進氧而雜菌又不能侵入的塑料袋,國外最旱用來制作菌種生產的專用培菌包裝袋),菌絲體在氧氣非常充足的條件下生產迅速,菌絲生長有活力,為高產出菇打下了堅實基礎,從而大大縮短發(fā)菌培菌時間,培菌提速50%,能夠使菌絲體快速自然轉色,并能迅速現蕾出菇,產量提高30%以上。這種全供氧式香菇栽培新工藝,不但可高產穩(wěn)產縮短培菌周期,而且可帶來一系列的工藝優(yōu)勢。
(1)接種方便快捷:裝包后可在無菌機下,打開袋口將菌種撒在料面即可封口,省去了打孔接種的麻煩,比傳統(tǒng)接種速度快三倍;
(2)不用翻堆倒袋:利用立體層架式培菌,只需將接完種后的菌包排列到層架上就會自然而快速的培菌,不用翻堆倒袋,而傳統(tǒng)種植方式在地上碼條堆、碼花架,為防止菌棒堆積產生高溫燒菌而需經常翻堆倒袋;
(3)不用多次刺孔培氧:傳統(tǒng)工藝是當菌絲萌發(fā)到50天左右,即開始脫去二次套袋,將對菌絲體進行第一次刺孔增氧,隨著菌絲生長范圍的不斷擴大,每間隔15天都要對香菇進行刺孔增氧,這種刺孔增氧方式不但增加了菌包的雜菌污染率,且多次重復循環(huán)勞動造成費工費時,耗費大量人工。即便采取機械刺孔增氧方式也增加了不必要的流程和菌棒的雜菌感染機率。
2、在金針菇等其它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中的應用。
金針菇也是好氧型真菌,通過數控裝包壓塊成形,在高溫消毒滅菌后迅速接種,不用套環(huán)扎口,直接開包接種并熱塑密封,發(fā)菌速度是傳統(tǒng)發(fā)菌速度的一倍以上,傳統(tǒng)發(fā)菌需要30-40天,而利用這種全氧新技術,在適當的溫度環(huán)境下,25天左右菌絲體即可發(fā)滿全包,菌絲豐滿健壯,當生理成熟后馬上出菇,在出菇過程中不用另行套袋,而真需將全氧菌包上端打開即可,由于菌包上部分是空心的,金針菇子實體也不易倒伏,這比工廠化用瓶栽或傳統(tǒng)袋栽不知要省去多少人工和麻煩。
其它菇類我們不再一一詳述,懇望有志于各種食用菌工廠化或家庭小微工廠化生產的同仁們,與我們共探討同學習,并可以到我們中盛永基生產試驗基地進行現場實地考察調研。讓我們一道為中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技術的全面提高和健康發(fā)展而不懈努力?。▽O建國、晉秀紅 中盛永基國際生化技術研究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