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桑黃早在唐朝甄權(quán)的《藥性論》記載:“桑耳, 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癥瘕積聚(腫瘤)陰痛, 陰陽寒熱無子。五木耳,名檽 ,益氣不饑,輕身強志。";南北朝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經(jīng)集注》中對桑耳的功效記載增加了“鼻衄、婦人崩中”。
2. 唐朝甄權(quán)的《藥性論》記載:“桑耳,又名桑黃。味甘、辛,無毒。能治女子崩中帶下,月閉、血凝,產(chǎn)后血凝,男子痃癖,兼療伏血,下赤血”。
3. 唐代稱為世界上第一部藥典的《新修本草》中記載:“桑耳,味甘。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癥瘕積聚(腫瘤),腹痛,陰陽寒熱無子。止久泄,益氣不饑。其金色者,療痹飲,積聚,腹病,金瘡。”
4. 宋朝《太平圣惠方》記載:“桑耳可治療脫肛瀉血不止:用桑黃一兩,熟附子一兩,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米飲下二十丸。血淋疼痛:桑黃、 槲白皮各二錢,水煎服,日一次。”
5.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桑上寄生(桑耳)。桑以下皆軟耳之名,桑黃以下皆硬菰之名,其功性則一也。桑耳,味甘,平。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癥瘕積聚(腫瘤),陰痛,陰陽寒熱無子”。“利五臟,宣腸胃氣,排毒氣”。
6.《本草品匯精要》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彩繪本草百科,是明代唯一的官修本草。在1367幅圖中載有桑黃,這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桑黃圖譜;1836年日本博物學家毛利梅園的《梅園菌普》中的一幅工筆畫,描繪了自然界中的一種奇特的物種“桑黃(胡孫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