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黃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ing.)又名金頂蘑、玉皇蘑和金平菇,屬側(cè)耳科、側(cè)耳屬,是我國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其色澤金黃、香味濃、味鮮美、營養(yǎng)豐富。榆黃蘑質(zhì)地脆嫩,味道鮮美,特殊的清香氣味格外引人,鮮食加工皆宜,是一種美味的食藥兼用真菌,具有高蛋白、高纖維、低脂肪、低糖的特點。

榆黃蘑分布于我國東北、河北、四川和云南等地,日本、歐洲、北美洲也有分布,在溫暖多雨的夏秋季節(jié),腐生榆、棟、樺、楊、柳、核桃等闊葉樹的枯立木干基部、伐樁和倒木上。其子實體色淺黃或金黃,菌蓋淺漏斗形,直徑3-10cm,菌肉白色,柄偏生,長 2-10cm,粗 0.5-2cm,子實體簇生(單簇 200-1500g,最大可達 5kg 以上,形如花朵)。榆黃蘑屬于中高溫菌類,菌絲體生長發(fā)育的溫度范圍是 12-30℃,最適溫度 23-27℃,子實體生長發(fā)育的溫度范圍是 10-29℃,最適溫度為 17-23℃,一般在 14-28℃范圍內(nèi)均可形成菇蕾,以 17-25℃時最適宜;菌絲體生長的最適 pH 值為 5.0-6.5。
榆黃蘑雖然脂肪含量低,但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卻很高,能有效降低血脂、預(yù)防肥胖及心血管疾病。含有人體必須的各種氨基酸及 K, P, Fe, Ca. ha, Mg, Mn 等微量元素,但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 Cu, Zn 含量卻極低。謝福泉等測定了 4 個來自不同地區(qū)的榆黃蘑菌株子實體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水分和氨基酸含量。結(jié)果表明,供試菌株鮮菇含水量為 87.5-89.7%;干菇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和氨基酸含量分別為42.3-47.9%、0.8-1.9%、10.7-14.9%和 23.68-25.42%;7 種測試人體必需氨基酸含量豐富,其中精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接近或超過 α-酪蛋白和卵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