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為大家介紹的食用菌是形如蓮花、香如濃蜜的灰樹花。灰樹花地方俗名有栗蘑、千佛菌、重菇等,而舞茸一名則更廣為流傳。它翻譯自日語“まいたけ”(讀音 ma-i-ta-ke)。在日本,灰樹花是著名的養(yǎng)生農(nóng)產(chǎn)品,有著悠長的采食歷史和神奇的功效傳說。有人說舞茸得名于古人采集得到時興奮的手舞足蹈情景(日本古時灰樹花可做貢品),也有人說它得名于其形狀百褶如舞姬之裙擺。不論如何,灰樹花的確是食藥用菌的又一名美味而又營養(yǎng)保健的佼佼者。
自然界中的灰樹花
目前分類學(xué)上灰樹花分屬于多孔菌科、灰樹花屬。野生灰樹花常見于闊葉樹根部周圍的土地上,尤喜在櫟樹、橡樹下。灰樹花屬于中溫型食用菌,自然條件下多發(fā)生于夏初和秋季。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河北、福建、云南、四川等省份,世界范圍內(nèi)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歐洲和北美洲。
灰樹花的發(fā)現(xiàn)歷史
在我國有學(xué)者認為是始于道教典藏《太上靈寶芝草品》,其中記載的白玉芝,“其味辛”;其形態(tài)“白蓋四重,下一重,上有二枚生,並有三枚生上重”;“生大石之上、黃沙之中、腐木之根、高樹之下、名山之陰”這些特征都與灰樹花相近,而且相傳“得而食之以仙矣”,并有“白虎守之”,頗具神幻色彩。在歐洲,灰樹花首次由蘇格蘭植物學(xué)家于1785年記述并分類命名。在日本,有學(xué)者認為灰樹花記載適于18世紀末成書的《溫故齋菌譜》,而晚于它出版的《信陽菌譜》(1799年)和《梅園菌譜》(1836年)則有明確“舞茸”的命名并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