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蟲草
潛絲索僵蟲,橘指芽破蛹。巧納肥蠶髓,勢走肉蔥蘢。
擷之潤玉香,湯食平陰陽。朽生不染腐,道化地龍茸。
話說冬蟲夏草生性挑剔,難以人工馴化栽培,即使千金才換來一小撮野生干品。這種尊貴的享受,百姓未必能輕易接受。幸而世間生物多樣性總是讓人喜出望外,少了冬蟲夏草的難求,也還有可以人工栽培的蛹蟲草來開辟健康飲食的新途徑。蛹蟲草的量產(chǎn)意味價廉,但不表示物賤。論江湖地位,冬蟲夏草食藥用歷史源遠流長,作為它親屬的蛹蟲草應用不過二三十年,自是無法較勁;但論功效,蛹蟲草“性平味甘,能益腎肺,補精髓,止血化痰,用于老人虛弱、久病體虛、貧血虛弱、腎虛腰痛”(陳士瑜等,《蕈菌醫(yī)方集成》,p32),并不亞于冬蟲夏草,而現(xiàn)代蕈菌功效研究表明,蛹蟲草和冬蟲夏草一樣富含蟲草酸(甘露醇)、蟲草多糖、蟲草肽等功能活性物質(zhì),而蛹蟲草中蟲草素(3-脫氧腺苷)含量還明顯高于冬蟲夏草。這些都使蛹蟲草在國際食藥用菌研究和應用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蛹蟲草的分類學地位
蛹蟲草又名“北蟲草”、“蟲草花”,現(xiàn)行學名Cordyceps militaris,拉丁語意思近是“士兵的(狼牙)棒頭”。蛹蟲草分類學上屬于子囊菌亞門、核菌綱、麥角菌目、麥角菌科、蟲草屬。與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其他傘蓋食用菌有較大差別。在進化過程中,蛹蟲草等其他子囊菌和擔子菌(有菌傘蓋的真菌)在久遠之前就已經(jīng)分道揚鑣了。蛹蟲草形態(tài)上和一般擔子菌區(qū)別是,不形成菌蓋以及孢子產(chǎn)生部位不是菌褶而是子囊殼中(圖1);自然條件下蛹蟲草寄生于昆蟲上并最終殺死宿主,而擔子菌則多是在倒木或者腐草堆上腐生,或者和植物共生。但蛹蟲草和冬蟲夏草同在同一個屬內(nèi),可見他們親緣關系非常近。20世紀30年代起,日本、英國等地就有研究者開展了蛹蟲草的研究,并成功在實驗室條件下獲得其子實體。我國在上世紀50年代初便有蛹蟲草的使用記錄。到了80年代,吉林蠶業(yè)科研所的研究者便摸索出了蛹蟲草人工寄生蠶蛹的栽培生產(chǎn)模式,1992年后,在沈陽開展了蛹蟲草的米飯培養(yǎng)基栽培生產(chǎn),成功實現(xiàn)脫離對自然寄生物的依賴,改以代料栽培生產(chǎn)。我國也隨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大批量栽培蛹蟲草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