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大潮引領(lǐng)下,素菜成為新寵。白領(lǐng)都愛學著君子圣人模樣,口口聲聲要“清淡”,仿佛口味清淡,欲望也清淡,人便高尚起來。罵人俗氣時,我們會說:“那廝總是大啖大啖地吃肉!”
真要清淡,談何容易!權(quán)宜之計就是到素菜館去。這天,我們到了光孝寺。那里有間素菜館叫菩提甘露坊,且勿論出品如何,光是這樣出塵的名字,又設(shè)于禪院深處,就知道這一頓可一石二鳥,看吃兼收。
從小就聽說“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光孝寺原是南越王第三代子孫所建的住宅,到三國時吳國有一個官員被貶到此,把它擴建成講學堂,之后這里成為寺廟。東晉開始有印度名僧來傳教。光孝寺最出名的是那棵古老十八代的菩提樹。在大雄寶殿后面,我們找到了那棵樹。南朝(公元502年)印度和尚智藥三藏種下的,不過原樹已仙逝,如今這移植來的也有200多年的歷史,兩三人合抱那么大。原來,此樹是蓽缽羅樹,產(chǎn)于印度,傳說佛祖就是在這種樹下“證得覺悟”,大家便把這種樹改稱為“覺悟”樹,覺悟在梵文里就是“菩提”,因此,世上的蓽缽羅樹統(tǒng)統(tǒng)轉(zhuǎn)成菩提樹。這棵菩提樹之所以名聞遐邇,是因為它成就了六祖慧能。那是唐代的一段傳奇:高僧慧能接過五祖衣缽,引發(fā)權(quán)位之爭,為躲避師兄弟們的一路追殺,他翻山越嶺,逃回廣東新興,在家鄉(xiāng)隱姓埋名16年。到唐高宗上元三年,他聽說廣州光孝寺來了一位名叫印宗的大法師,便跑了出來。這天,印宗正在講經(jīng),忽來一陣大風,把懸掛在大殿上的佛幡吹得東搖西擺。印宗問,什么在動。弟子們議論紛紛,有說“是幡動”,有說“幡是無情物,是風在動”。這時慧能排眾而出:“不是風動,也非幡動,而是人心在動。如果仁者的心不動,風也不動,幡也不動。”印宗一聽,知道高人現(xiàn)身,便邀他私下詳談。慧能把珍藏16年的衣缽拿出,印宗才知大家找了多年的六祖就在眼前。于是,印宗擇好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邀來全唐十大高僧,在菩提樹下,見證慧能剃發(fā)受戒,成為禪宗第六代宗師。
禪院佛界也有紛爭呢,大家一路唏噓,從菩提樹走到菩提甘露坊。點菜時才發(fā)現(xiàn),甘心吃素者,寥寥無幾。要個蜜汁猴頭菇吧,侍應(yīng)說。我馬上想起猴頭菇的可愛形狀:長在柞樹干上,菌刺茸茸,駝毛黃色,像金絲猴的腦袋,又像嬰兒的粉拳,一只一只緊緊捏著。俗話說“山珍猴頭、海味燕窩”,猴頭菇含16種氨基酸,利五臟、助消化、滋補、抗癌、保肝護肝、抗衰老……種種好處,才32元。上桌時才發(fā)現(xiàn),它竟是醬牛肉的顏色,吃一口,大吃一驚,有人說是豬肉,有人說是牛肉,就是不像菇菌。
舉目一看,桌桌都點這個,顯然這是看店菜。鄰桌小孩說:“這齋像肉一樣,天天這樣吃我都不怕。”本質(zhì)都是大俗之人,愛肉愛得難分難舍,只是怕吃肉過多,遭高脂肪報應(yīng),才掩耳盜鈴地吃素。還是店家聰明,早就窺破凡心,見人就推薦這個。(鐘潔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