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菇又名姬松茸(Agaricus subrufescens Peck,同物異名:Agaricus blazei Murrill、Agaricus brasiliensis或Agaricus rufotegulis),是一種可食用的菌類植物。
巴西菇原產于巴西、秘魯等地,所以名為巴西菇。日本又稱姬松茸 ( アガ
リクス ) ,屬于食、藥兼用菇類,經過美國、日本、中國專家研究證實:巴西菇具有抗癌、降血壓、美容養(yǎng)顏、滋陰壯陽和調節(jié)人體免疫等功效。其抗癌效果為食用菌之首。
姬松茸原生于北美洲,最早由美國植物學家Charles Horton Peck于1893發(fā)表描述。在19世紀后期到20世紀初期,姬松茸在美國東部作為食用菌而培植。這種植在1970年代于巴西再次被發(fā)現,但被錯認為另一在佛羅里達州發(fā)現的另一品種Agaricus blazei Murrill。這種“新發(fā)現”的菌類植物由于其醫(yī)療價值而被炒熱,并冠上各種冠冕堂皇的名稱,如:“太陽菇”(cogumelo do sol)、“神菇”(cogumelo de Deus)、“生命之菇”(cogumelo de vida)等。
巴西菇的成分包括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灰分及醣類等,
與其它菌行相比,巴西菇的蛋白質和糖質含量較豐富,且子實體中多糖體B -16-D 葡聚糖蛋白質復合含量較多,陸續(xù)證明為可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功能及降血糖功能,確認其在醫(yī)學免疫療法上及敬用上的價值。 至2011年在日本約有五百家醫(yī)院使用巴西菇來輔助癌癥治療, 與菇菌類的當紅產品靈芝相較,巴西菇每一克約含有六十到七十毫克的B -16-D 葡聚糖蛋白質復合體,比靈芝的十到二十毫克高出許多。
另外,巴西菇含有獨特的 RNA -蛋白質復合體,對抗腹水癌的癌細胞時比猴頭菇科的菇菌更有效果。其它菇行多糖體會因為腹水癌細胞增殖速度過快,無法地阻擋癌細胞對生物的影響力。
巴西菇是巴西所出產的一種蘑菇,Agaricus blazei Murill(ABM),具有神奇的養(yǎng)身治病功能。
早在三十年前,專家在巴西圣保羅附近的碧野達德(Piedade)地區(qū),注意到當地居民不但患病率低,而且多享長壽。經過研究,發(fā)現居民普遍食用天然盛產的一種蘑菇,當地人稱之為,意即“Mushroom of God”(神菇),或“Cogumelo do sol”,意為“太陽菇”。專家研究結果顯示,此菇具有強力的提高免疫力的功能。此菇在日本已非常風行,在東亞各國和歐美也漸為人知,許多人服用此菇封精力和各種病癥有極大的幫助,對癌癥的輔助治療效果明顯。
姬松茸常見于營養(yǎng)保健食品中,并聲稱有活化免疫系統(tǒng)、預防惡性腫瘤(防癌)的功效。然而,其科學根據一直存疑。日本的國立健康營養(yǎng)研究所自2011年3月開始就相關產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進行研究,至今仍未得到可信度高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