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黃,為肉座菌科真菌竹黃ShiraiabambusicolaP.Henn.的子座及孢子。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入藥部位:子座及孢子。
性味:味淡,性平。
歸經:歸肺、肝經。
功效:化痰止咳,活血祛風,利濕。
主治:咳嗽痰多,百日咳,帶下,胃痛,風濕痹痛,小兒驚風,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咳嗽多痰型氣管炎:竹黃30g,加蜂蜜60g,浸于500g50度白酒內,24小時后即可服用。每日早晚各服9g。
2、治虛寒胃疼:竹黃(飲片)50g,浸于500g50°白酒內,24小時后即可服用。每次9g,日服3次。
3、治體表局部疼痛及風寒疼痛:以酒浸過的竹黃藥渣涂擦痛處,至皮膚發(fā)熱為度(配合口服竹黃酒),每日數次。
4、治寒火牙痛:咬住以酒浸過的竹黃藥渣,一般在1分鐘之內疼痛消失。(1-5方出自劉波《中國藥用真菌》)
應用附方
1、治傷風溫疫,身熱昏睡,氣粗,風熱痰塞壅嗽,驚風潮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帶:天竺黃一兩,雄黃(水飛)一錢,辰砂、麝香(各別研)半兩,天南星四兩(臘月釀牛膽中,陰干百日,如無,只將生者去皮臍,炒干用)。上為細末,煮甘草水和丸,皂子大,溫水化下服之。百日小兒,每丸分作三、四服,五歲一、二丸,大人三、五丸。伏暑用鹽少許,嚼一、二丸,新水送下;臘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藥尤佳。(《小兒藥證直訣》抱龍丸)
2、治小兒急驚風:青黛、輕粉各一錢,牽牛末五錢,天竺黃二錢。上為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每)二十丸,薄荷湯下。(《小兒藥證直訣》利驚丸)
3、治鼻衄不止:天竺黃、芎藭各一分,防己半兩。上三味搗研為散。每服一錢匕,新汲水凋下。肺損吐血用藥二錢匕,生面一錢匕,水調下,并食后服。(《圣濟總錄》天竺黃散)
4、風濕痹病、四肢麻木: 竹黃60g,用白酒250ml浸泡24小時后服用,每晚服一次,約50ml,或用藥酒外擦。
5、小兒百日咳: 竹黃6-9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