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采蘑菇的回憶
發(fā)布時間:2014-02-2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wǎng)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著一個大竹筐,清晨光著小腳丫,走遍森林和山岡……”每當聽到“采蘑菇的小姑娘”這熟悉的旋律,便會引起我自己采蘑菇親身體驗的共鳴,引發(fā)我一段有趣的回憶。
采蘑菇,是我30年前最優(yōu)雅、最浪漫、最悠閑、最散淡的野外活動,我們常稱之為拾蘑菇、摘蘑菇,只有季雨青老師頑固的稱之為“捉”蘑菇,好像他把蘑菇看成動物了?至今不知道是何緣故。
拾蘑菇發(fā)生在當年響水中學的時候,拾蘑菇的隊伍非常微弱的三兩人而已,老大是忘年交的“趙大侉子”,老趙外貌憨厚笨拙,但是一旦進入有蘑菇資源的樹林,他的動作就異常敏捷,像大狗熊般的迅速移動到目標處,他出擊拾蘑菇的頻率很高,每年采摘蘑菇的產(chǎn)量很高,干蘑菇十斤八斤不成問題。
走進老趙低矮狹小昏暗臟亂的的宿舍,地面床邊桌上攤滿了晾吹的蘑菇,加上山東老侉子最愛的成串大蒜頭、他身上積聚多年的體味大蒜綜合味,以及破舊煤油爐的油煙味和半干蘑菇淡淡的異味混雜在一起,讓人有窒息的感覺,腳也踩不下去,作為破屋鄰居,偶然過去作客,他總是忙不迭的拖過一塊舊毯子破布料,企圖墊在我可能坐的地方,我于老趙患難之交,也不是個人十分清潔的人,只要不被氣味熏倒,我會隨手拖過一張小木凳坐下來。
我十分清楚蘑菇山珍干活中的地位,在物資匱乏溫飽有限的年代,我母親口中常說的“香蕈”是絕對的奢侈品。“患難之中見真情”,被允許追隨趙老師拾蘑菇是非常友好的表示,于是我就有了第一次在周日一起出游采摘蘑菇的歷程。
非常奇怪的是,我與趙老師走同一線路,享用共同的資源,而且我肯定比他年輕敏捷,回到家他的采摘量卻是我的一倍以上,但是我已經(jīng)非常的滿足,每次也總是有灰綠色帆布書包的大半,晾曬后有二三兩干蘑菇,創(chuàng)造財富立竿見影,哈哈!
不久,客觀的生態(tài)資源問題就出現(xiàn)了,蘑菇隨即自然的依附著樹林生長,周期十天半月不等,正在我興高采烈躍躍欲試的時候,我隱隱覺得趙老師的熱情下降,甚至出現(xiàn)了他經(jīng)常獨自一人外出采蘑菇的現(xiàn)象。我是一個識趣的人,很快就悟出了其中端倪,“師傅帶進門,修行在自己”,原本方圓十里八里的樹林都是趙老師一人獨占的領地,我自覺地退出了與趙老師共同拾蘑菇的行動,憑著自己的年輕,來到了遠離趙老師領地的樹林資源中去。
我開辟的林場遠在十里之外,橫貫整條縣城大街一直朝東五六里,那里有一條寬闊的潮河,河岸兩側是寬廣的林帶,是理想的采蘑菇環(huán)境,林帶隨著河流一直通向遠方大概會有幾十里長,我一般朝南走上十里八里就返回。那里地勢平坦低洼沒有道路行人,樹林草地、鳥語花香、空寂無人,散發(fā)著溫暖的幽靜,陽光下的樹林因為有了蘑菇而變得分外浪漫和迷人。